「人本電子報」寄出的文章
標題:我的孩子要上小學了
作者:李苑芳
來源:人本教育基金會
寄出時間:一九九八年九月八日


隨著暑假逼近,許多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在父母緊迫盯人之下,開始背著書
包惡補ㄅㄆㄇ,或是一橫一豎努力學著寫國字。

「幼小銜接」教育,到底是:小學課程的向下延伸,也就是說在幼稚園提
早學ㄅㄆㄇ、寫國字?還是:快樂的幼稚園生活的向上延長?

在不同的認知之下,發展出兩種迥異的幼稚園教育。流竄於坊間各個角落
的耳語,不斷的干擾著有理念的幼稚園老師和家長們,有時亂了方寸的他
們甚至放棄了既有的認知,投誠於似是而非的「方法」之下。

有鑑於此,筆者特地走訪幾個國小教育實際工作者,試圖勾勒出「幼小銜
接」教育落實在小學的真貌。

什麼是幼小銜接教育?

師範學院幼教系盧美貴主任,很人性化的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一個
每天在幼稚園裡快樂的吃著點心、唱著兒歌的幼兒,如何在短短的兩個月
的暑假,蛻變成循規蹈矩的「小學生」?

「他得先學會聽懂『鐘聲』的意義;還得明白每一節課他要乖乖的坐在教
室四十分鐘,不能隨便的跑來跑去;然後他要努力記下各個科目的作業,
以免被劃分到『壞學生』的國度……更別提什麼好吃的點心了。面對這樣
的小學生活,難怪拒絕上課的小新鮮人越來越多。」盧教授心疼的描述著。
那麼許多幼稚園就應提早「訓練」幼兒,讓他們過著「有作業」、「有鐘
聲」、「有處罰」的幼稚園生活嗎?盧教授急著搖著頭說:「幼兒教育豈
可提早結束!要改的是小學的部份,『幼小銜接』教育就是針對此提出的
啊!」

當年大力推動「幼小銜接」教育的盧教授強調:「幼稚教育的重點,應放
在教導幼兒學習如何和小朋友相處、如何照顧自己等等的這些基本的『生
活教育』,而不是花一大堆的時間去認ㄅㄆㄇ這樣的抽象符號。」事實上,
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是幼小銜接教育的重頭戲;小學老師必須延續幼稚
園有趣及有彈性的教學,才能化解小新鮮人適應上的不安;時時的觀察孩
子,配合孩子的需求,轉換出適合當時情境的教學方式,才是以「學生」
為主體的教育!

而北市師院實小輔導室主任高紅瑛則認為需先將「教學自主權」完全下放
給老師,才有可能提供「有彈性」的教學。

高主任說:「老師可以自主的『統整』各科課程,而不需按照『課表』來
上課。例如:在上國語『小馬長大了』的這一課時,可延伸為做『動物面
具』的美勞課、研究哺乳類動物的自然課,最後還可以跑到操場上玩跳馬
或騎馬的體育課……。」而這樣令人振奮的「情境創意」教學法,已在台
北市的小學實際推展開來,沒有課表的上課方式,的確提供了小朋友自由、
快樂的學習空間。在與學生的互動上,盧教授也強調:「老師所下達的指
令要具體化,清清楚楚的說明你的想法,小朋友才能聽懂老師的意思。總
之,為了讓小孩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家長就得監督學校的教學方式,
而不是揠苗助長的配合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只會責罵孩子,給孩子一個『挫
折的第一步』,殘害了幼童主動學習的興趣。」

幼兒最需要具體的教育

記得好友曾笑著提過,一個國小的老師在一次校外教學裡,為了讓孩子能
清楚的傳達老師的意思,除了在聯絡簿上寫明「要帶一百元外」,還讓小
朋友畫「一個五十元和五個十元」,以便明天買門票之需。這樣明確的指
示,可讓孩子免於處在模糊的不安當中。

教育局之所以取消「開學十週後的注音符號測驗」,是怕誤導家長,以為
注音符號一定得在十週內學會,否則這個孩子以後就都學不好了!「十週
後的注音符號測驗」實在是很荒謬的想法,注音符號在整個小學階段,是
不斷重覆的出現在國語課程中,即使剛開始有些困惑,日後學會的機會還
是很多的。

雖然幼教界不斷的大聲呼籲:「讓幼兒在幼稚園盡情的遊戲吧!」然而,
坊間許多不願「同流合污」的幼稚園,卻無奈的表示:家長常因擔心日後
「跟不上」的問題,而在幼兒大班時,斷然的把孩子轉到會「偷跑」的幼
稚園去。

到底小學老師對新生的期待又是什麼?為什麼要讓那些幼稚園老師,背負
起「必須事先教會孩子大部份的小一課程」那麼重的擔子呢?

先跑不見得先贏

一位資深的國小老師洪老師說:「現在台北縣的幼稚園,幾乎都要幼兒學
寫字和注音符號;乍看之下,好像接手的一年級老師會輕鬆很多;可是,
在面對那一群良莠不齊的新生,往往會帶給老師更多的困擾;首先,在小
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之前,提早要求幼兒握筆寫字,幾乎都會養成錯誤的握
筆姿勢。加上幼稚園裡教錯ㄅㄆㄇ的比率相當高,那些已經學了很久的注
音符號新生,卻有大部份的人得再重頭學過。」這位負責任的資深低年級
老師對「學錯」的小朋友,總得利用空閒花上雙倍的精力去輔導他們;但
是,她沈痛的表示:「校正其實是不易的。」

洪老師覺得當新生沒有學好注音符號,並不是幼稚園的問題,而是小學師
資的問題,她提出了一個不常被討論的議題:「在小校小班全面性的推動
之下,北縣學校的師資卻明顯不足,儘管教育局已明文規定『一年級不得
聘用代課老師代課』;然而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二年級,往往是學校解決
『師資荒』的犧牲品,以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代課老師,去教導極其重要的
低年級的基礎教育,實在是件本末倒置的事!」

呂老師在台北市已有廿多年低年級的教學經驗,他非常明確的說:「上小
學之前其實是不需要先學ㄅㄆㄇ,也不需要按照筆劃、部首學寫國字;更
不需要先學有抽象符號的數學演算(如:1+2=3),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中
實際去了解量感;許多先學加、減的幼兒,並不了解其算式的真正意義。」
針對已經在幼稚園先行偷跑ㄅㄆㄇ的小朋友,呂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在
剛開學時,先學的孩子的確有領先的現象;但是,卻又因重覆的課程,使
他在上課時不專心;反而沒學過注音的孩子,會比較有興趣聽講,在幾週
過後往往會追上先學的孩子,甚至有的還比他們學得更好呢!」

作孩子依靠的巨石、吸引孩子前行的小鳥

那麼是否應讓幼兒先認識部首、筆順?

「那是沒什麼意義的,幼兒教育應盡量提供有創意性的學習,而不只是一
直拷貝著小學的課程做複製式的教學;幼兒如果主動要求,倒是可藉由『畫
字』的遊戲,來滿足孩子對國字的好奇心理;『學習』若能以遊戲帶入,
日後必會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對一個從未學過注音符號的新生來說,多久才可以學會「ㄅㄆㄇ」?

「這廿多年來我教過形形色色、參差不齊的孩子,一般來說,在老師循序
漸進的教導之下,『十週』大致是夠的!若擔心能力較弱的孩子學習較遲
緩,也應在後來心智較成熟時才慢慢教他了解,而不是在他更小的時候先
學。先學,多半是在安父母的心罷了!」

可是,為什麼父母常抱怨:都是因為上小學前沒有先學ㄅㄆㄇ,以致於往
後注音符號一蹋糊塗?

「那應是小孩子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吧!曾經先學過ㄅㄆㄇ,絕不代表以
後的注音符號一定能學好。」她肯定的回答,「沒有先偷跑的學生,反而
省得我們日後還要花許多力氣去校正啊!」

「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強」這樣的心情,糾結著父母親自己多少的失意童
年、慘痛的過去,因而不斷的壓榨孩子來完成他的「不能」。人生是一條
長遠的路途,安穩的巨石才是孩子最好的依靠,盤旋在前方唱著嘹亮的歌
聲的鳥兒,才是吸引孩子重拾行李繼續向前的動力。但是,深愛他們的父
母,卻常常忘記了自己可以是那塊巨石、那隻小鳥!



★人本電子報訂閱辦法:請參考本站『好康介紹—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