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電子報」寄出的文章
標題:再造母職,小孩不是我一個人的事
作者:蘇芊玲
來源:人本教育基金會
寄出時間: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六日


  一九八○年秋天到美國唸書時,原沒打算那麼早生小孩
的,沒想到隔年春天卻意外懷孕了。到學校附設的小型醫院
驗孕確定後,醫生直截了當問我:「是計劃中的嗎?」我老
實回答,他接著問:「要不要考慮拿掉?」一副就事論事的
平和口氣,讓人覺得應該實際地為自己做出決定,不必牽扯
一些有的沒的道德感罪惡感什麼的。

即使沒有保險,也決定把孩子生下

  考慮了一、兩天,我告訴醫生我的決定,他又問了一個
更實際的問題:「有買生產險(maternity)嗎?」美國生產的
醫療花費十分昂貴,通常此項保險是單獨購買,如不想生小
孩,只要買一般的健康保險即可。事實上當時的我只有最基
本的學生險,沒有保險還想留下孩子,真是有點自不量力、
醫生得知我的決定之後,一句廢話也沒多說,就把我轉介到
醫院的福利部門。社工員了解了我的情況,就開始幫我打電
話,詢問可能獲得協助的管道。幾通電話打下來,都沒什麼
好消息,她本來要我過幾天再去看看有沒有新的消息,不料
最後的一通電話卻打聽到當地的一家規模蠻大也兼營保險業
的醫院,因為前一年的盈餘頗豐,近日內準備開放一定的名
額,專收已有狀況(如懷孕、有病在身)民眾投保,回饋社
會。有了這樣的資訊,報名當天,我們起了個大早,趕去排
隊,幸運地就把保險問題解決了,也放下了一顆心。

  因為外子和我都是學生,沒什麼所得,屬於低收入戶,
依加州的福利政策,自婦女懷孕那一天起,就可按月領取營
養補給津貼,直到小孩出生一年後為止。而嬰兒的食物補助,
則自出生日起到五歲為止。這項福利稱為「婦女嬰兒照顧計
畫」(Women and Infant Care,WIC Program)。就這樣,我
每個月去領取糧票,再到住家附近的超市換取奶、果汁、起
士、蛋、麥片等食品,它們的份量多到有時還得請家人幫忙
消耗。

  一邊懷孕,一邊上學,雖然辛苦,但是保險的問題已經
解決,開始定期的產前檢查,而日常的生活飲食也得到這麼
好的照顧,心裡慶幸不已,其他的不適,相形之下,都成了
微不足道的小事。

孩子生下來了,要給誰照顧呢?

  隨著肚子逐漸隆起,不免要開始盤算嬰兒誕生之後的照
顧問題,外子與我的學業才進行一半,如要親自照顧孩子,
一定十分辛苦。婆家原本提議將孩子送回台灣撫養,這樣的
安排卻有違我想生小孩的初衷,如果不能參與孩子的生長過
程,生育於我,就淪為工具性的行為了。排除了這樣的做法
之後,我們就開始到處探聽相關的資訊,很快地得知了外子
和我就讀的學校都有提供托兒的服務。我們因住在他學校的
已婚學生宿舍,有著地利之便,另外,兩相比較,他們學校
的托兒辦得更好、歷史更久。於是,我們決定以他的學校做
為申請的對象,看看機會如何。

  這個學校的托兒所和幼稚園,早年原是由一群有需求的
學生父母以自力救濟的方式(Co-op)開始的,大家把孩子聚
在一起,排出時間,輪流看顧,以使其他人可以去上課、唸
書、做自己的事。後來因這樣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於是去
跟學校爭取,希望校方提供空間人力,接手來做這件事。幾
番商談之後,校方接受了請求,向州政府申請到經費,開始
在校區內提供托兒服務。

  我們在的時候,這項服務已行之多年,整個校區共有四、
五個托兒所、幼稚園,照顧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嬰兒三個月
大就可以提出申請,但往往因申請的人數眾多,再依需求的
程度訂出優先次序(priority),其中以父母兩人都是在學學
生的優先性最高。我們的情況正好符合,因此,在女兒差不
多九個月大時,我們就申請上了。

  校方的托兒所,人性化的做法不只這一端,收費的標準
又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應繳納的托兒費用,完全以父母的
收入來衡量。我們兩人都是學生,當時外子兼任研究助理的
收入遠在標準之下,因此托育費用一毛也不必付。一年之後,
我畢業了,找到一個兼差的工作,因收入還是不高,每個月
只需支付二十多元美金。

  托兒服務主要以學生為對象,這些學生父母的作息,因
不像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小孩送托的時間,也因此以半
時(part-time)為原則,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來安排,或是
每天早上、或是每個下午、或是一三五送皆可。這樣的做法,
主要的考慮是讓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此項服務。

  制度上的種種安排己讓我們瞠目結舌,實質內涵的美妙
才更令人不敢置信!在學校開學前一週,我們即被通知可以
帶孩子前往托兒所適應環境,第一天,父母需要全程陪著孩
子一起了解狀況,第二天開始,可以把小孩獨自留在那裡半
個鐘頭,被要求不管小孩聽得懂聽不懂,都必須指時鐘詳細
告知孩子,保證時間到了一定要來接他/她,萬萬不能偷偷
溜走。保育老師的說法是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父母之間的信賴
感,不讓孩子覺得遭到遺棄。而父母在該出現的時間也一定
要回來。接下來,再一天一天將時間延長。這樣過了一個星
期,大半的孩子都能很順利的進入狀況,哭鬧的情形越來越
少。

  每一天,孩子送到托兒所後,老師們就會在簿本上隨時
記錄孩子一天的生活內容,等到父母去接孩子時,只要瀏覽
一下當天的記錄,就可以知道孩子睡了多久、吃了什麼、心
情好不好,如有任何特殊的情況,老師再詳細加以說明。

生養小孩,不光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女兒的第一個托兒中心收受年齡最小的孩子,座落在校
區範圍內,一共有三個大房問,都鋪設著木頭地板,十分寬
敝舒適。第一個房問給最小的嬰孩使用,每個嬰兒都有一張
自己的嬰兒床;第二間給像女兒一樣八、九個月到一歲左右
的孩子,裡頭沿牆擺放孩子們的睡舖,另一面牆的架子上放
置著童書和玩具,隨孩子自由取用,中間則是用餐及活動的
區域。第三個房間內有簡單的運動玩樂器材,天氣不好時可
用來做為變換活動的空間。屋外有庭院,只有沙堆和一些簡
單的木頭遊樂設備,提供孩子安全無虞的玩耍場地。孩子在
其間跑跳打滾,不須擔心弄髒衣服,老師會幫忙清洗換衣。

  同一個時間差不多有十個左右的孩子,配備兩個托育老
師和一個工讀學生,外加一個父母。每一個孩子的父母一星
期必須到中心參與(participate)兩個小時。這個特別的安
排有許多的好處,一方面儉省人力經費,二方面能在一旁觀
察學習專業保育老師照顧孩子的方法,是很好的親職教育機
會,另外,有父母親在場,也提供了最佳的監督力量,將人
為的疏失減至最低。我自己就從中獲益無窮。

  每一個保育老師都十分稱職盡責,照顧起孩子各有特
色,其中一個老師最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名叫德克的
這個男性保育員,是學校歷史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已修完
了課,正在撰寫博士論文。當時他約三十歲出頭,已婚,自
己沒有小孩,因寫論文的時間較有彈性就一邊到學校的托兒
中心上班。每天,他做所有照顧孩子必須做的工作,如換尿
片、準備餐點、鋪床等等,熟練的程度不亞於其他的女性保
育員。更難得的是,德克個性溫和儒雅,嗓音親柔悅耳,唱
得一口好歌,彈得一手好吉他。每當孩子們吃飽睡足之時,
他就拿起吉他,唱著一首又一首的兒歌,孩子們或坐或立,
環繞著他,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跟著他又唱又跳。那真是
一幅最美的畫面,讓我常常在一旁看得發呆。有過這個經驗,
如果有人再告訴我,男人天生照顧不來小孩,我是絕不相信
的。不僅如此,我看待男性的標準也大大地改變,深深覺得
溫柔能幹、會照顧小孩的男人才是最性感、最迷人的。

  這就樣、隨著年齡的成長,大女兒從一個中心轉到另一
個中心,擁有了最被妥善照顧、最快樂的小小童年,而外子
和我,也在這段期間,順利地完成了學業。我們的孩子,不
完全是靠我們自己養大的。

  養小孩確實很辛苦,但如果當時沒有這麼多樣、這麼完
善的福利機構與服務措施配合,(別忘了,我們都只是一般
的外國學生,根本不是美國公民!)我很可能只有中途放棄
學業,獨自奮鬥了!



★人本電子報訂閱辦法:請參考本站『好康介紹—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