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電子報」寄出的文章
標題:做錯事的小孩,怎麼了?
作者:陳榮明  幼兒教育碩士
來源:人本教育基金會
寄出時間: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在幼兒園裡,這樣的衝突事件一天應該會發生好幾次:兩個孩子為了玩
一輛汽車而爭吵。老師甲走了過來,把汽車拿起來,並指責孩子們「不乖」、
「只會吵來吵去」,因此要孩子們「玩別的東西」。

  有一個孩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眼中充滿了淚水;另一個孩子在老師的
背後吐舌頭、裝鬼臉。同樣事件,老師乙走過來,蹲了下來,她說:「好像
發生了什麼事情吧?請你們說出來,讓大家聽聽看。」一陣子以後,一個孩
子說:「我先拿到的」,另一個孩子也說:「我現在就要玩汽車」。老師看
他們僵持不下,就說了:「讓我們找找看還有沒有其它的車子,或是沒人在
玩的玩具。」幾秒鐘以後,兩個孩子各自有了一些汽車,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處罰是解決紛爭,找出答案的唯一方法嗎?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看到明顯的差別:老師甲使用了傳統的教室管理
方法,老師乙利用「在爭執中找出兩方都有好處」的解決技巧。如此的事件
時常出現在「幼兒——大人」的互動之中,我們時常也用「聽話」、「乖乖
的」來要求幼兒壓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處罰」很容易就披上了「你們
都要聽大人標準」的外衣。當大人很高興的是「孩子不再吵鬧了」,身為孩
子們所背的負擔卻是:「我很壞」、「學習真不好玩」、「老師沒啥了不起」、
「同學也很煩」等負面的心態。

  以上教育的盲點在我們的社會已有多時,大家也幾乎習以為常了:傳統
的方法公開的指責孩子有那些行為「不可以」,但卻忘了告訴孩子「有那些
可能性」、「我還可以選擇什麼」。先人不是鼓勵我們要「因材施教」、「有
教無類」、「誨人不倦」嗎?很可惜的是,我們卻創造了「有叫無累」、「毀
人不厭」的教育文化!其實,用些心思、技巧去指導,孩子就會更容易學到
與人相處:「如何才是合理的界限」。

不會,就要接受處罰嗎?

  教室的各種秩序與學習氣氛,是需要經營與維護的。就以常見的「不聽
話」、「講不聽」的行為來說吧:不少人直接的反應就是「他一定是故意的」、
「我非訓他一頓不可!」結果呢?真的達到「教育」的目標嗎?非也!孩子
經過一連串的羞辱以後,往往更內化自己就是「很壞」、「很笨」、「很爛」
的印象,因為他一直缺乏正向的示範。

  成人世界很習慣的把孩子分成「好孩子」、「壞孩子」,但萬一我們聽
到孩子們的「耳語」:「××大人好爛」,我們會心甘情願接受嗎?孩子會
願意自己被放在秤子上「論斤道兩」嗎?與其強調孩子的「好」、「壞」,
還不如將重點放在「引導的技巧」;與其將眼光停留在「講不聽」而動怒,
何不將重心放在「成人——幼兒」互動的品質呢?如果我們大人處理事情只
有二分法,那麼如何要求孩子學會理性思考?當我們一直將「不會」看成「不
可以」、「不聽話」時,我們就很容易在語言、行為上去傷害孩子,並不斷
的丟給孩子道德上的包袱標籤。

「做錯」在教育上可以有哪些思考方向?

  現今的幼兒教育大師們,如福祿貝爾(Frobel)、蒙特梭利(Montessori)、杜
威(Dewey)、皮亞傑(Piaget)、吉諾(Ginott)、布爾基(Purkey)皆有以下共同的看
法:
  △幼兒的發展是動態的。
  △發展和學習的過程是複雜的。
  △除了注重「課程設計」與「教學技巧」外,更要考慮到孩子的「生活
經驗」與「發展階段」。
  △老師最重要的角色扮演是「引導」而不是「限制」。

  不少大人習慣的以為「好孩子永遠就錯不了」、「壞孩子永遠都是錯的」。
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從嬰幼兒開始,孩子就有想『做好』、『做對』
的潛能,他有極強的動機想學習、想受人重視、想快樂、想進步、想要得到
愛與關心……。

  在一連串的學習嚐試中,「情緒」可以決定孩子是要「再試試看」或「放
棄」——而這個先決條件就在於他的潛力是否受到了引導或壓抑,說的更清
楚一些就是:身為大人的我們,都對孩子說了什麼話?

  親師會上,有一個幼兒在教室裡對同伴大吼:「你有夠笨!」,所有的
家長都瞪大眼睛,要看老師如何處理。老師走了過去,在孩子耳邊悄悄的說
一些話,孩子立即又恢復了正常。下課時,一群家長留下來和老師討論剛剛
發生過的事:「請問老師,你剛才對那個小朋友說了什麼悄悄話?」「我說
『加油,你在進步了!』」老師繼續說道:「這個孩子,以往生氣時就打人、
咬人、踢人、丟東西,我們試著讓他把『生氣、不滿』用說的表達。所以我
說他進步了。」

  以上這個例子,帶給您什麼樣的感受?其實,孩子「學不會」,往往包
括了一些可能的原因:

不乖的孩子怎麼了?

  (一)從成長的經驗而言:有些孩子的成長充滿了痛苦,而他們根本無
法去控制它,因此孩子會表現出強烈的自我防衛。事實上,這些孩子首先需
要和成人們建立「信任」,才能談「進步」;他們的「不乖」、「不聽話」,
其實更意味著「我需要幫助!」的內在呼喊。

  (二)從學習的環境而言:不少教育工作者希望孩子能「一個口令、一
個動作」、「凡事以考試、標準答案為至上」,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包括學
校、家庭、社會)則更加地「發揚光大」!如此「大規模製造罐頭」的教育
品質,所造成的答案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全人發展的完全被否定!」
只看重齊頭式的進度,不重個別差異,只會讓孩子們「斤斤計較」,更遑論
「因材施教」了!

  除此之外,孩子的很多令人「受不了的行為」,亦多來自模仿學習,其
對象可能是同學、朋友、甚至是周圍的大人。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大聲
吵嘴了,大人怒氣一來,也大吼回去:「小聲一點聽不懂嗎?」;孩子們打
架了,大人也氣得揍他一頓,並加以教訓:「我不是說不可以打人的嗎?」
說完又「啪」的一掌過去。這就是「錯誤示範」,也是模仿學習常見的例子。

  (三)從學習的成熟度而言:孩子就是好奇、想嚐試,但由於經驗不足,
往往「錯誤百出」,甚至「一錯再錯」!如果做大人的不了解其發展的階段
性,往往為了「省略大人的麻煩」,而禁止孩子嚐試,或「凡事代勞」。如
此孩子們會愈沒機會去錯誤嚐試,所擁有的經驗就愈不成熟,而問題也就更
循環不斷。

  孩子之所以「講不聽、學不會」,其實正意味著他不知如何更成熟地,
和複雜的環境互動罷了!而這種內在「想學」的衝動與外在的「技巧不足」
相衝突,很容易就造成了許多大人受不了的行為。而當大人用「不乖」的字
眼來看待孩子不成熟的行為時,很容易便會情緒化地用「他一定是故意的」
做為判斷,而進一步採用「我要好好教訓你」的手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可愛的」、「博人一笑」的發展,當然也有
「可氣的」、「讓人心煩」的行為發生,但,做為一個大人,尤其是期望
孩子終能成為一個能充份表達自己、接納他人、有自信的人,那麼,就請
試著培養「了解他」、「包容他」、「接受他」的雅量,我們不也是如此
走過成長之路的嗎?


★人本電子報訂閱辦法:請參考本站『好康介紹—電子報